「倚窗望比叡,油然憶故人。遊蹤所至,竟日愉悅。歸來猶念,夕照群山。」(湯川秀樹)

春假回家的路上,把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湯川秀樹的自述《旅人》給讀完了。湯川是個極其偏好孤獨的傢伙,自述中他說:「在別人覺得我孤獨以前,我就是孤獨的」。開頭引的那首詩中,他想表達童年家中附近的比叡山,始終孤獨矗立著,就如同他自身的性格一般。多年以後再見到比叡山,依然覺得比叡山如此熟悉,反映了其自身孤獨與孑然的性情,即便到了中老年也並沒有改變。

進到大學專業養成以前,我讀過的書,大多是勵志書或自傳(這恐怕也是我在人文科學的專業上,始終有一大塊隱形天花板的原因)。小時候讀自傳,是"複製"另一個人的那個世界,"複製"別人的經驗與奮鬥,可是後來才漸漸發現自己似乎以「成就為尊」的角度來讀別人的自傳,即便因此鼓勵了自己許多,卻也多少導致了此後一種害怕失敗、追求成功的心態。

直到讀到湯川秀樹的筆調,才開始學著藉由自傳去體會活生生的生命如何發酵的過程。從湯川的自述中,他十分仔細地、近乎平實地瀏覽自己五十幾年來經驗過的人事物,如同他自己所言:「與其說是湯川秀樹的自傳,不如說是小川秀術及其四周吧!」。

生命中,種種環繞的經驗與記憶,似乎是人生存的養分,創造了個人理解外在與自我的獨特性,個人的生命因而無法相互取代或複製。因此,自傳也許要避免從讚嘆睿智或成功來看,而是視為一種提醒,提醒讀者自己創造更豐富的經驗與記憶,盡可能從周遭生活的人事物中,親身接觸與組合許多的型態與面向。

這是讀了自述的一點點心得。

by the way,謝謝mokki點醒我引言那首詩的玄機,也謝謝林大為告訴我比叡山在電動裡流傳是日本忍者所居住的地方,果真是友直有量友多聞,哈哈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