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幾天讀《世界是平的》,裡頭描述的全球產業運作,超乎想像的合作模式與流動,讓大部分的人都不由得焦慮起來。2005年出版中文版,現已經2009年,殊不知當前又如何了

該書所論及的當代產業運作模式,之所以令人惶恐(尤其是對分不到這杯羹、置身於此之外的大部分人),假設用Alan   Greenspan在《我們的新世界》中屢次支持的「創造性破壞」(by熊彼德)來理解,就是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,而該書的關鍵是解析要怎麼掌握這種瞬息且徹底的變動。佛里曼和Greenspan兩人做為政經領域的權威,當他們傳達如何去掌握的過程中,也透過他們的論述而決定了實際的運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對照《世界是平的》和《我們的新世界》,前者是基於美國挽救危機的強國意識形態,後者則是肯定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模式,而將民主的美國,做為一個完整實現資本主義價值的國度。簡言之,兩者都把資本主義和美國綁在一起,主要關心的是美國,卻用綜觀世界的語氣,把其他國家也放置到這個遊戲規則裡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世界平不平,資本主義怎麼樣,已經有超多論戰和關懷。讀這兩本書給予我的刺激,是思索人文是否只是擱置於邊緣的正義或道德?其所創造的,就改變處境而言,是否足夠有效?

 

        《世界是平的》一書中,提出戴爾衝突防制理論,以台海關係為例,指出台灣做為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,使得其他國家與中國都顧及到一旦破壞台灣這個供應鏈環節,將會造成全球科技產業的嚴重危機,因而一直以來傾向維持台海關係的現狀。

        另一本書《我們的新世界》,Greenspan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長達19年,其自由資本主義以及維持穩定的信念,決定了經濟政策的走向,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走向。

忘了在哪裡讀到一句話:革命是為了自由與穩定,可是革命卻帶來了不自由且失去了穩定。就像Greenspan認為,為了貧窮人而反對、挑戰資本主義體制,然而,一旦資本主義體制瓦解,反而會有更多人落入貧窮的處境。

 

Anyway,批判主流資本主義或全球化運作的模式,固然是人文學科的價值所在,也是盡可能地避免少數人的權益被忽視的做法。然而,對於人文學科的懷疑,是來自於人文學科秉持著這種邊緣正義時,漸漸導致了故步自封,失去對主流的對話能力時,我想,這似乎也將使得人文學科漸漸失去了對參與、改造世界的具體影響力和效果。

這讓我很傷心。對自己的作為,要有更大的期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