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526465201301050257002861103038484_001   
(圖片載自http://www.shinybbs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2493)   

      不那麼印度色彩的印度片,但也許,比起其他充滿傳統服飾歌舞的印度片,這部片可能更貼近某一種現今存在的印度。故事背景是印度某一貴族高中,出身普通的小孩靠頂尖成績進去,富貴學生則靠家長捐款擠進來。如花邊少女超級好野人般的場景、高度競爭的教育邏輯與人際關係、大賣兩名男主角的健美肌肉和非常不遮掩的名牌置入性行銷,都是讓整部片看起來不太印度的原因。此外,最顯著的是歌舞元素,歌詞幾乎是現代、全球化的符號,旋律則泰半是電音混音為底,照樣數場歌舞橋段,但僅一場是穿著傳統服飾,甚至舞步也很大眾街頭色彩。以上種種的安排,會讓我猜想,拍攝流傳不那麼印度的印度片,是否為刻意安排的企圖,去除非要如何不可才算印度的觀看眼睛。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,純粹是想符合全球性的市場,喚起對於故事的共鳴。

      這部片主題是「學生時代的友情」,從朋友經歷忌妒、愛戀、競爭,最後不歡而散,隔了十來年再相見,那些難以接受的衝突,轉化成甚麼了呢?但是,整部片大賣雙男主角的健美肌肉、炫目炫富的生活,以及,一心功成名就的貧寒子弟,遇到有音樂夢想又活在不被父親認同的有錢人子弟,然後追求全校最漂亮最善良最有錢的女生,這種老梗,都讓我好難好難....專注在這個"純友誼"的主題上。總之,友情這件事情變成是一個引人入門的話題,但很難從這部片感受到深刻真誠的友誼。無論如何,時隔十餘年後,再見到默默失去聯絡或當時不歡而散的友人,就算是變了身材、臉蛋,就算各自有了不同的際遇與地位,只一聊上兩三句話,當某一方說出了:「你一點都沒變。」,就是很感人。要論看這部片關於友情心得,大概就從男二身上學到的吧,不管彼此之間個性地位有多大的落差,即便終將可能面臨無法化解的衝突而分開,所謂的朋友,都需要一顆柔軟的心去對待彼此

      此片呈現「Winner vs. Dreamer」的主軸,也就是男一vs.男二,兩人的競爭除了老梗的誰追到女主角以外,還有dreamer男二的全印度最有錢人父親的讚賞。父親總毫不保留表達對兒子的鄙視,平常相處如此、夢想亦如此,當父子衝突場面,父親將兒子的搖滾音樂夢視為「中產階級的夢想」;相對於父親對男二的鄙視,男一則在第一印象就爭取到男二父親的讚賞,無論是校內競賽不為兒子而為男一加油、家族婚禮邀請男一參加,將男二排除在外。甚至年度最佳學生的競賽上,父親看到兒子男二暫時領先時整個人大臭臉,直到男一超越男二,鏡頭tag到男二父親,他臉上滿是得意。對於男一自己,對於有錢父親而言,他們的價值就是超越別人獲得成功,此價值遠大於親情的羈絆,也大於友情。在競爭頂尖的教育體系中,如同好萊塢般的頂尖者如何突破重圍的傳奇故事,有趣的是,這些競爭的過程總是創造很多觀眾。比如片中競賽熱烈加油的人群,這些觀眾往往也就是從競賽一開始就被淘汰者,那麼,這樣熱烈加油的觀眾被創造出來的文化脈絡是甚麼呢?因為認同競爭、輸贏的邏輯,一旦輸了,就轉當觀眾,算是值得稱許的運動家精神嗎?創造競爭優勝者的面目,以偶像姿態存在,輸家熱烈的掌聲,讓贏家獲得崇拜的面目更為明晰,讓獲勝顯得更有價值、更值得爭取,這是輸家的功能,讓競爭更被認可?之前聽過一場演講,說過一句迄今想來都很動人的話:「競爭是為了跟高手相遇。」我很贊同這點,也贊同不去迴避挑戰。但是這種電影輸家掌聲的邏輯還是太粗糙了。

      論這部片會讓我想寫心得的原因,在於表達出角色們「不被了解的痛苦」,這應該也是青春經常受的痛吧。超優秀超帥男一,雖然受到全校注目崇拜,但回到家庭,父母雙亡寄人籬下,唯一能聽他說話的只有年邁、聽力不佳的奶奶。就連終於交到了朋友,他也習慣對於自己的事情保持沉默,因為沒有傾聽者;畫面超多的女主角,家裡有錢、長得很漂亮、生活與名牌為伍,但回到家,家人關心的盡是錢財投資,回到同儕生活,即便有朋友有愛人捧著她,但她的痛苦在於沒人了解她,男人也只是想要「擁有」她來證明自己的能力。雖說人正真好,但長得很漂亮的人,經常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,一堆人排隊追的困擾,追不成就被曲解為傲嬌或身在福中不知福,被忌妒而難以被了解的心聲,真的很辛苦;家裡很有錢的男二,被父親蔑視,母親又以父親馬首是瞻,對於父親的責備只是一味忍耐保持沉默,當父子衝突,父親說要跟他斷絕關係,男二說:「我從來就不是你兒子。」,母親追出去,男二說:「你甚麼也不要說,既然你平常都保持沉默的話,今天也別再想做甚麼。」從對母親的拒絕,更深地感受到,讓男二灰心的不只是被父親蔑視、被視為仰賴父親愛作夢的懶蟲的眾人眼光,還包括了母親的沉默,都讓他感到孤立的傷害。

      電影電視都很愛以音樂人當作是浪漫者、追求夢想的代名詞,反正只要不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或學院訓練的未來路線,一律歸類為浪漫夢想,等同於可能性小+逃避正歸路線,這真是很大的誤會。聽起來越是夢幻浪漫的夢想,現實肯定越殘酷啊!要打下基礎訓練的紀律,要熬過的貧窮,要撐得住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自我兼他人管閒事質疑,打下基礎還要琢磨再琢磨更上一層又一層,要能夠走到被別人看見。所謂的夢想,應該是殘酷的同義字,而不是浪漫的同義字。所以,這部片男二從頭到尾只拿出吉他擺擺樣子,嘴巴掛著搖滾樂的夢想,片末就以鍍白金暢銷搖滾歌手現身,這實在是太討厭了太詐騙了!這種把夢想過度美化的電影邏輯,很害人枉度青春。

      片長兩個半小時,配角們也為電影本身增色不少,比如讓人動容的胖子的醉酒心聲,打破了年度最佳學生假象的盲點,看似創造了擇選了優秀學生,但也讓朋友們在競爭中產生嫌隙、製造仇恨,而評選儘管有層層關卡,但標準本身就充滿了歧視。胖子配角展現了本片最啟發性的觀點,也是我很欣賞之處;年度最佳學生獎的發明者教務長也是關鍵人物,他懷著長年的愧疚,取消獎項離開校園,躺臥病塌將死之際,他說:「當了二十五年的教務長,要死之前,才六、七個學生來看我。」才自知,他最得意的年度最佳學生獎,造成了每一屆學生多大的傷害。

      要看此片要準備很多衛生紙擦鼻血,兩個男主角肌肉露超大的!完全沒有再客氣的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